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报考:领域虽宽重在专
走在大街上,要找能说英语的中国人比比皆是,但要找能说阿拉伯语的人却少之又少。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夕,伦敦奥组委却在忙着发布道歉声明,原因是把阿拉伯语版本“伦敦欢迎您”的字符弄错了方向。如此看来,阿拉伯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,正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。人们常说“物以稀为贵”,那么,语言学科是不是也以像阿拉伯语这样的“小”语种为贵呢?
特色 语种虽小却贵在重要
无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宏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洪仪,还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罗林,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总能找到资深专家、外交官、外交部发言人的影子。记者在采访中得知,这3位教授经常在中阿合作论坛、中非合作论坛发言,不仅对中阿关系了如指掌,而且时常浏览阿拉伯国家官网,能更客观地把握阿方形势。“学习阿语还要掌握这些国情知识吗?”记者不禁问道。“虽然阿语不是人们意想中的‘通用语言’,但是阿拉伯世界的国际影响、中阿的密切关系决定了阿语的重要性。”罗林笑着说。
其实,911事件后,美国国务院即把阿拉伯语等外语列为美国的“关键语言”。我国教育部主管领导也多次提及设立“关键语言”或“战略语言”的设想。阿拉伯国家地缘位置重要、石油天然气能源丰富,中国在中东地区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。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“中阿关系是紧密的。”张洪仪说。中国长期以来支持阿拉伯国家,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中东地区全面、公正、持久的和平。从“911事件”到伊拉克战争,再到去年的“阿拉伯之春”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结果,中国都十分关注,因势利导地做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,同时符合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正确决断,这是中阿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石。
阿语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外语之一。阿语进中国始于唐,兴于宋,盛于元。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,丝绸之路曾经到达的大食就是今天的阿拉伯国家。四大发明也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。如今,已有超过3亿人口把阿语当作母语,阿语也在随着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而日益重要。
培养 招生虽少却贵在精
在采访过程中,罗林接了一个电话,张嘴就是一口流利的阿语,节奏分明,旋律动听,就如同舌头在嘴里优雅地跳着舞一样。记者不禁问道:“阿语和其他语言的区别是什么?”罗林伸出手说:“五个字,不可替代性。”大多数阿拉伯人英语水平不高,学好阿拉伯语可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。由于阿语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认知体系,有一定的难度,所以对阿语学生的素质要求就更高。
“学习其他语言不一定有出国机会,但是学习阿语到阿拉伯国家实践的机会是很多的。”张宏说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,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去阿拉伯国家进修学习、实地考察,深入了解那里的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情况,亲身体会那里的风土人情、语言环境,从而加深对语言的认知,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,准确地道地运用语言。
张洪仪在谈起对阿语研究生的期许时提到,目前阿语研究人才的社会需求还是有缺口的,无论在国家机关、驻外机构还是在大中型企业都缺乏高端的人才。她希望优秀的学生选择考研,壮大阿语精编队伍。
北语每年招收阿语硕士生8至12人,北外每年招收20人,北二外每年招收6人。北大、北外、上外、北语4所高校还招收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。
北语的特色是对外交往很活跃,注重培养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才。在北语,想找个语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,一个人还可以有几个语伴,这就为阿语的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语言环境。
北外是中国建立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最早的学校,1981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,198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。在这里读研可以享受一个研究方向有2名教授、3名副教授指导的待遇。同时,北外最早拥有一个特权,就是学生毕业时能拿到标有“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”的学位证,这相对于其他学校“外国语言文学硕士”的学位证更专一些。
北二外张洪仪说,虽然阿语招生已有10年,但仍属于初期。北二外目前开设的阿拉伯语言文学和阿拉伯语言文化极具内涵,相关导师对本领域的研究也较深入,成果突出,更有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平台支撑。同时,北二外正在积极筹备阿拉伯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这个研究方向,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。
就业 领域虽宽却贵在专
罗林反复强调,阿语的就业方向贵在“专”。很多人认为学习语言是一门工具,罗林不反对学生同时学习其他课程,为将来的就业提前找好方向,但他同时提醒学生不要本末倒置,因为阿语是一个比较难学的语种,其他专业技能都可以在实践中学习,唯有阿语,一旦放下就很难再拾起来。
近年来,阿语专业毕业生在外交、传媒、国防、能源、交通、旅游、经贸和高等教育领域都有建树。2011年获得“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”称号的冯韵娴就是北语2009年阿语专业毕业生。她主动请缨前往利比亚战地采访,从而有机会获此殊荣,成为中央电视台的青年业务骨干。
张宏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,在国家商务部司长这个职位中,有2位是北外阿语系的毕业生;现任中国驻阿拉伯国家的懂阿语的12位大使中,有11位来自北外阿语系;在外交部190多位懂阿语的外交官中,有近120位毕业于北外;外交部部长助理的张明、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冯佐库、广东省外办主任傅朗也都是北外阿语系的杰出系友。
张洪仪在谈到毕业生时,也很有成就感。多年来,北二外阿语毕业生活跃在中阿合作交流的各个领域,如外交部前任亚非司司长吴思科、现任亚非司司长陈晓东,以及多位驻外大使、高级翻译,还有各大媒体、各大公司的骨干,都为中阿合作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备考 过程虽难却贵在坚持
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,学语言,一是要有天资,二是要勤奋。有天资,加上勤奋,就能学好外语。3位教授一致认为,学好阿语首先要有语言天赋,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一个都不能少。
世上有“中国人之手、阿拉伯人之舌、希腊人之头脑”的谚语。张宏特别强调,这一传言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是能工巧匠,希腊人是智慧大师,阿拉伯人能说会道。阿拉伯人很擅长背书,诗词歌赋张嘴就来。学习阿拉伯语要培养模仿能力、善辩能力。阿语可称得上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,因为阿语的结构、表达与汉语、英语相差甚远,难以相互借鉴。这就要求学生要不断练习,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阿语的求学门槛高,求学道路长。罗林对考生的要求是要踏实——复习要踏实,态度要踏实。无论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,学生都要保持着“一步一个脚印”的态度,不抱幻想、不轻言放弃。
张洪仪说,阿拉伯语的初试一般分为2部分。一是对阿拉伯国家最新国情的概括和论述,这需要考生经常留意阿政府门户网站、阿盟网站,搜索热点并了解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。第二部分就是基本文学史知识,包括文学分期、朝代名称、当代阿拉伯文学巨匠及代表作等。张宏补充道,北外的初试主要考语言的基本知识、语言的应用能力。
此外,北外的复试分笔试和面试。笔试考查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,面试则主要考查考生的朗读、问答、思辨能力。
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,全年集训随时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