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经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5

2012/8/8 10:25:05 来源: 海天考研
分享:

  一、选择题Ⅰ

  1.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方式,是资源配置的具体形式。社会主义、资本主义是基本经济制度;独资、合伙制、股份制是资本的组织形式;国营、承包、租赁等是生产经营方式。

  2.【答案】A

  【解题思路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,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。计划调节是通过政府的作用,自觉地对经济活动做出安排。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、供求、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,是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。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包含了B、C项的内容。D项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,不是经济体制的范畴。

  3.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;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。选项A、C、D都属于B项的具体内容。

  4.【答案】A

  【解题思路】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,是资源的配置方式问题。市场经济,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;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就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,因而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,包括宏观调控的作用比较突出。选项B、C、D都是错误的说法,在社会主义条件下,市场不能是“自发”地起作用。

  5.【答案】A

  【解题思路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结合,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的基础——社会化大生产。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,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,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;它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又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。

  6.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】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,以营利为主要目的,实行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合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。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,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市场主体,企业的经济运行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。

  7.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有国家、企业和消费者。选项A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地位;选项C、D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。

  8.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】企业出资人按其出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、聘选经营管理者和转让股权等权利;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。企业经营者对出资人出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享有占有、使用、支配和合法处置等权利,对所有者的资产承担保值增殖责任,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。A、C、D项都是政府的权利。

  9.【答案】A

  【解题思路】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企业制度经历了放权让利、“两权分离”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;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: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。

  10.【答案】D

  【解题思路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:其一,微观基础——现代企业制度;其二,运行基础——统一、开放、竞争、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;其三,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;其四,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实行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或者政府。

  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!

中间广告图.jpg

活动专题